正義:一場思辨之旅 [ 第六講 ]






第六講概要
第1部分-思考你的動機
Sandel教授介紹了Immanuel Kant,一位難以理解卻深具影響力的哲學家。Kant反對功利主義。他認為,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基本責任和權利,那是凌駕於最大利益之上的。康德不同意道德是計算的結果這個觀念。當我們憑藉責任感而行動-做一些事,只是因為它是正確的-只有這樣我們的行為才具有道德價值。Kant舉了一個例子,商店主人錯過少找客人零錢的機會,只因為如果有其他客人發現,他的生意可能會減少。根據Kant的說法,商店主人的行為並沒有道德價值,因為他做了正確的事,卻是因為錯誤的理由。
 
第2部分-道德的最高原則
Immanuel Kant說,當我們的行為具有道德價值時,這個道德價值就是我們超越自身利益與喜好,憑藉責任感而行動的能力。Sandel講述了一個真實故事,一位十三歲的男孩贏得了拼字比賽,但隨後向評審承認,他事實上拼錯了最後一個字。用這個故事及其他例子,Sandel解釋了Kant決定一個行為在道德上是否正確的測試:確定在我們行為中所體現的原則,然後問這個原則是否能成為一個普世規範,讓每個人都能遵守。
 
閱讀作業:
Immanuel Kant, 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(1785)

別錯過線上互動的機會,和其他觀看正義這堂課的人一起討論、參與小考、觀看你錯過的課程。要學習更多,請去http://www.justiceharvard.org/,這樣做才是正確的。




留言

熱門文章